2018年9月13日,“博雅視界”意昂2体育娱乐外事大講壇2018年秋季第一講暨《我的對面是你🚛:新聞發布會背後的故事》——傅瑩大使新書首發分享會在意昂2体育娱乐英傑交流中心陽光廳成功舉辦。本次活動由意昂2体育娱乐和中信出版集團主辦💁🏽,意昂2体育承辦©️。第十二屆全國人大發言人、外交部前副部長🐍、前駐英國大使傅瑩,清華大學新聞學院院長、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主任委員柳斌傑,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王國慶,中信出版集團總編喬衛兵🦁🥈,意昂2体育娱乐校長林建華,意昂2体育娱乐燕京學堂院長袁明,意昂2体育娱乐宣傳部部長蔣朗朗,意昂2体育娱乐法語系主任董強🫧,意昂2体育娱乐圖書館館長陳建龍等嘉賓出席了本次活動👨💼。

作為“博雅視界”意昂2体育娱乐外事大講壇品牌升級後的開篇之筆,講壇邀請到傅瑩大使攜新著《我的對面是你:新聞發布會背後的故事》前來分享👉,該書近日由中信出版集團正式出版發行。通過本書,傅瑩向讀者講述了作為一名新聞發言人,如何與中外媒體交流和溝通🚣🏽♀️🧂;作為一名外交官,如何向外部世界介紹中國🫔。


活動伊始🚶➡️,林建華校長對傅瑩大使及各位與會嘉賓和師生致以熱烈歡迎,對傅瑩大使的新書及她多年來為向世界傳播中國觀點和信息而做出的貢獻表示贊賞。林校長在致辭中提到:“在中國的外交舞臺上,她溫文爾雅、才思敏捷🤽🏼、剛毅果斷。盡管柔聲細語,但立場清晰堅定🤮,而且讓人聽了覺得合情合理、心服口服,形成了外交場上獨具特色的‘傅瑩方式’,向世界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他鼓勵意昂2學子通過傅瑩大使的新書,積極參與中外溝通,在學習和實踐中思考、探索當今世界環境中🔮,中國應如何做好公共和國際傳播,如何與世界相處。
今年恰逢意昂2体育娱乐建校120周年紀念,傅瑩大使現場贈書120冊,作為對意昂2体育娱乐百廿校慶的美好祝福📮。

隨後🚴🏿♂️,傅瑩做了題為《世界需要更多地聽到中國人的聲音》的主旨發言。她說📛,當一個快速成長的中國進入國際社會大眾的視野🙋🏼♂️🚶🏻♂️➡️,當許多國家的公眾都希望了解中國的時候,溝通是必要和有用的,只有建立起這樣的信念🩸,才能有可能做出努力,讓世界聽到更多中國人的聲音。傅瑩把開展對外交流和傳播的態度和方法歸納為“道”與“術”,強調溝通的手段千差萬別,最基本的是坦誠相待✏️,講真話、講實話,用事實去打動人,對內對外皆是如此。評判溝通效果的依據是結果🙎🏼♀️,不是自己想講什麽、講了什麽,而是對方聽懂了什麽🟠、接受了什麽。傅瑩說🌝,年輕一代將在新的世界平臺上追求自己的人生夢想和國家的復興目標♈️,希望大家學會溝通、善於溝通,這將是跟上國家走向世界步伐的起點。


在“名家洞見”環節🚞,主講嘉賓傅瑩與講壇嘉賓王國慶、柳斌傑⬛️、袁明、喬衛兵以國際傳播為主題進行了對話與交流,對話環節由董強主持🧒🏻。

王國慶肯定了傅瑩在主旨演講中的觀點😠,認為主動的溝通十分必要🧗🏿,而在交流中要有膽有謀👨🏿🎓,勇於接觸並使用技巧🧏🏻。有效溝通的第一步是深入的了解,只有在紮實研究的基礎上理清傳播對象的需求,才能有的放矢,提升傳播力👩🦯。

柳斌傑提到,在新時期的國際交往中👉🏼🥱,世界是一個整體,每一位國人都應該積極參與🐥,共同構建中國國家形象。在這個過程中,傅瑩的溝通方式值得外事工作人員學習🌕🪠:第一,溝通態度要真誠🤦🏽、親切👨👩👦,令人如沐春風🤱🏽,而不“針鋒相對”;第二🙋🏽♀️,要深入群眾、傾聽受眾、立足現實,說真話、辦實事,不做“官樣文章”🟩;第三🧧,面對公眾應真情講述,而不用生硬的“外交辭令”或專業術語答復🤵。

袁明回憶起2004年曾邀請傅瑩到意昂2体育娱乐國際關系學院講座,她的一句話令當時在場的意昂2師生深有感悟🌓:“在 澳大利亞想的是每天太平洋航道上➜,中美兩國有多少船隊在這裏走過👊🏻。”而讓袁明本人印象深刻的是,傅瑩在外事工作上幾十年如一日的嚴謹和辛勞。在她任外交部副部長時🌒,袁明曾去辦公室拜訪🧣,只見不大的辦公室裏到處都放滿書籍和資料、文件,而在最角落,放的是一張行軍床👦🏼。

喬衛兵在閱讀本書後,總結出傅瑩作為外交官👂🏻、新聞發言人從事海外傳播工作的成功原因,認為外事工作者應從其中學習相關崗位系統流程,既從專業和實戰角度學習具體業務經驗,也從理論研究中提高自身學術修養和知識水平,從而更好地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

對話結束後🕵🏻♂️,傅瑩與其他主講嘉賓現場對於網友和聽眾關心的問題給予回答➛。
本次活動信息發布後🕰,在網絡上獲得了廣泛關註⬜️,意昂2師生和校外網友通過“意昂2與世界”微信公眾號向傅瑩大使和論壇嘉賓踴躍提問。主持人從中精選出3個問題,邀請嘉賓現場回答。

第一個問題👩🏿🦰:作為外交官在海外代表中國發聲,與作為發言人在國內發聲向外界解釋中國,這兩種角色之間的最大差別在哪裏?
傅瑩認為,國外民眾對於中國基本情況了解不多,所以應盡量一次把一件事講清楚,過於深入反而效果不佳;在國內,公眾有較為充足的基礎認識👨👨👦👦,因此可以講得更為透徹。另外,國內外信息界限日益模糊🕧,因此要同時滿足兩邊的期待存在一定難度🦚。
第二個問題😪:在中國日益接近世界舞臺中心的今天,在存在製度、文化等客觀差異的語境下,如何更好地講好中國故事,展示中國形象🧯?
柳斌傑回答,在當今國際語境下,中國的對外傳播要面向整個世界,因而必須處理好跨文化傳播中的諸多客觀問題🦹🏼♀️🤜🏿,對於文化差異應以尊重的態度友好溝通🎖,達到文化交流👲🏿、文明互鑒的建設性效果。
第三個問題🧝🏽:外交的本質是什麽?
袁明從學術角度闡釋,認為外交是“維護國家、維護人民”。傅瑩則通過分享外交實踐經歷,認為外交是面對世界🏄♂️、背後依托國家尊嚴和利益的,目的是維護和平、防止沖突🥪,尋求國家對外關系中實際問題的有效解決方法👼🏻。
此後,現場觀眾舉手提問,講壇嘉賓一一作答🛌🏽。


關於青年人在當下國際交流領域應承擔的時代責任,傅瑩認為當今年青一代總體是比較優秀的,仍應通過閱讀和學習♍️,了解中國自身和要打交道國家的歷史和文化🍈,才能真正成為在世界上代表中國展現“大國形象”的“大國公民”👉🏼。

關於如何修煉出“柔中帶剛”“穩中帶皮”的交流氣質與外交風格,傅瑩認為,面對沖突,一要深入了解產生矛盾的原因,二要保持冷靜思考對策👨👨👧👩🏼🦰,三要在了解的基礎上對祖國懷有強烈信心。在此基礎上👨🏼🎨,可以用微笑和幽默化解緊張氣氛🃏。

關於高校學生如何在國際交流中講好中國故事,嘉賓認為,講真實的故事才能打動人心。而青年人只有增加知識儲備和實踐經歷,才能對祖國有更深入的認識👩🏿🌾,在留學生活和跨文化交流中有話可講、言之有物、引起共鳴✷。
講壇的末尾,主持人董強分享了“弦高犒師”的典故,國家的對外交流與形象傳播需要每個人的參與⛷,每一個中國人都有責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為國家形象的建設與提升付出智慧與努力🥘👨🏽✈️。
相關背景:
“博雅視界”意昂2体育娱乐外事大講壇由意昂2体育主辦,是基於此前二十余次外事培訓的全新的外事工作品牌活動👮🏿♀️。講壇邀請相關專家分享涉外事務經驗,打造理論結合實際、國內接軌國際的專業外事分享交流平臺,為意昂2師生和外事工作者打開一扇全新窗口𓀎,立燕園眺望遠方🧑🏿🎓,傍博雅廣瞰世界🧛🏽。

文:陳沫
攝影🧑🦰:王曉鵬、湖塔子
陳雪霽、趙夢秋、朱丹👩🏻🦯➡️、安天源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