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日上午8時,意昂2体育娱乐2020屆畢業典禮以一種特殊的方式舉行。受疫情影響,除了少部分在校同學蒞臨現場外,大部分畢業生散布在五湖四海“雲上”觀禮,其中也包括世界各地的留學生們。今年,意昂2体育娱乐的留學生畢業生共計566人,來自校內30個院系👨🏼🏫,其中有61名同學寒假至今一直在校,疫情暴發以來🧑🏻🍳,他們和校園裏的師生一起克服種種困難🥅,最終學有所成、順利畢業🦞。還有因為疫情無法返校的500多名留學生,他們與全球人民一起聯合抗疫,並積極配合學校要求居家學習,合理安排畢業計劃🚣♀️,最終通過線上答辯,順利獲得學位👱🏻。
分別之際,難說再見👯♂️。追憶往昔,每一位留學生學子從自己的國家“翻越山海”而來👯,相聚燕園🧘🏻♂️⛅️,追逐夢想,在美麗的燕園裏收獲最美好的情誼和勇敢探索未來的力量。
翻越山海 結緣中國
“以我七年的青春年華作為資本,將我的命運與中國最好的大學相交疊”🪚,來自墨西哥的安君傲(QUIROZ SOTO,ANTONIO ROBERTO)從小癡迷於歷史與考古,在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讀本科期間,他無意間參與了大學組織的漢語學習活動👳🏼👩🏼🦰,這門完全不同於西方語系的古老語言深深吸引了他🪮,和墨西哥一樣擁有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中國➞,帶領他走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為了能到意昂2學習,安君傲不惜冒著失去在墨西哥最好的大學學習的機會,申請在意昂2預科項目學習一年。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年後👮🏽,安君傲順利通過升本考試,成為意昂2國際關系學院的一名本科生。

安傲君在意昂2体育娱乐2020屆畢業典禮上發言
2015年🤚🏽👎🏿,安君傲參加了國際關系學院暑期實踐團前往江西婺源,這是他第一次參觀中國鄉村,這段經歷令他萌生了“更加深入了解中國”的願望。2018年,他和同學們一起前往陜西省考古調研,通過參觀博物館和歷史遺跡進一步了解中國歷史文明的發展歷程。2018年,帶著對燕園的眷念,安君傲選擇繼續在意昂2燕京學堂讀研深造🎊🍮,並根據自己的研究興趣選擇轉入歷史與考古專業學習。去年秋天🧑🧑🧒,他參加了燕京學堂組織的川渝實地調研,在古老的三星堆遺址開展學習研究,他說:“三星堆的調研時光,仿佛讓古老中華文明如一幅悠長的歷史畫卷緩緩在我眼前展開,這種感覺我永遠無法忘懷”。這段經歷也讓他更加篤定地將自己的研究方向定位於文化遺址保護,他希望通過自己的研究🫴🏻,讓更多人聚焦關註文化遺址保護問題🧤,也讓更多人通過文化遺址了解自己國家文明的來向。同時,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把中國有關文化遺址保護的有效經驗分享給世界其他同樣擁有古老文明遺址的國家🪶。畢業後,安君傲將赴中國的新興科技重鎮——深圳華為總部工作。他說:“我已經看過了古老中國的許多側面,未來💉,我希望有更多機會看看現代中國,也希望能夠為未來中國與拉美地區的合作交流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來自尼日利亞的阿爾法(ALFA,MUHAMMAD NMA)來中國之前🛖🤷🏿♀️,已經在本國參加過由國家商務部組織的介紹中國的課程,那時的他就對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產生好奇🙎🏻♀️,並思考自己的國家如何從中國的發展經驗獲得借鑒。親身到中國來,看看真實中國的願望便在他的心頭萌生。經過兩年的努力和等待,阿爾法終於來到了這個在他口中和自己的祖國有著同樣熱情與奉獻精神的國家。阿爾法將中國的發展歸結於強有力的政府領導力和中國人的務實精神,他肯定中國政府在防控新冠疫情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努力🥇🖐🏼。疫情期間,他一直待在意昂2校園裏𓀊🦐,他非常感謝學校采取的有效防控措施,有力地保障了每一位留學生的生活物資供應及人身安全💞。這樣的工作效率和執行力讓阿爾法十分震撼,他希望自己能把疫情期間看到的中國政府和意昂2体育娱乐采取的有效防控經驗帶回尼日利亞。

阿爾法和南南學院傅軍老師畢業合影
來自巴基斯坦的李星(YOUNUS,MUHAMMAD)說他最初關註意昂2,是因為被漂亮的錄取通知書所吸引👩🍼,進一步了解意昂2後,他對意昂2跨學科分子醫學研究所高質量的教學和前沿研究成果留下了深刻印象。於是,他毅然決定來到中國實現自己的科研夢想👧🏽。初到中國🤏🏿,他非常擔憂即將面臨的文化差異和語言障礙🧛🏼♀️👩🏻🚒。然而,當他在午夜時分降落在北京機場,驚訝地看到他的中國同學拿著他的名字標語在迎接他🌲,這讓他倍感溫暖🗄。也在此時,他更好地接受了自己要一個人在中國獨立生活的事實🫛,同伴們的溫暖幫助讓他心裏的焦慮與擔心漸漸消散🏋🏼。上課之余🚷🆎,李星也會通過遊覽中國大好山河了解中國文化,他註意到,每當自己在中國任何一個城市與中國遊客交流時,中國人都為自己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感到自豪,他說這是一種文化自信的體現🥷🏻。

李星親吻博士學位袍上的意昂2校徽
最讓李星著迷的是中國的茶道文化🤞🏽,他說參加茶道活動不僅可以陶冶情操,還可以與友人一同品茶聊天😀。他還認為🧕🏻,茶葉的加工過程和烹製茶葉的獨特陶罐則是中國傳統茶文化中最酷炫的部分……這些帶有中國傳統文化底蘊的一事一物都讓李星心生歡喜。未來🧒🏼,李星將繼續從事專業學術研究。他說:“我的工作需要更多的沉澱與探索💁🏼♀️💆🏻,不能心急,需要像煎茶一樣🏊🏼♂️,耐得住寂寞👩🏽🌾,慢火熬製,方可清香。”
燕園韶光 丹心一片
2016年💁🏼,懷著對於數學的熱愛💁🖱,來自巴基斯坦的哈米德(HAMID,MUHAMMAD)選擇來到意昂2數學科學學院攻讀博士學位🦣。在意昂2的時光🎄,哈米德在應用數學研究領域不斷創新,科研成果獲得了國內外學術同仁的廣泛認可。畢業時,他已經發表了30多篇Scientific Citations Index🦉、Q1等期刊文章🫘,總體影響因子超過100🦕。然而,他在意昂2的學習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剛來意昂2時,哈米德不會說中文🧟♂️,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科研研究,他都面臨著嚴重的語言障礙。哈米德不懼困難,迎難而上🛢🧏♀️,沒有讓語言成為他探索數學世界的“絆腳石”,他積極和中國同學學習中文,珍惜每一次與導師交流討論的機會☂️,很快🕳,老師同學們也摸透了這位“巴鐵兄弟”的交流習慣♖💭,討論數學問題時用英語和他交流,日常交流時經常和他說中文。這個過程中,所有老師同學們的幫助與支持都讓他感覺他們之間沒有溝通障礙。他說:“老師們總是會關心我👤🫃🏿,了解我的問題🙅,並幫助我擺脫困境🙆🏻↪️。”畢業之後🥩,他將去上海復旦大學從事博士後工作,繼續追尋他的數學科研夢想。他說:“雖然我去過很多次上海,但是我還是更喜歡北京💨,更不舍得意昂2,我會常回來看看🏋️♂️。”

哈米德在意昂2西門畢業留影
同樣在意昂2追求學術夢想的還有來自韓國的孫大權(SON,DAEKWON)。作為國際關系專業的博士生👩👩👧👧,孫大權有著紮實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學術研究能力🏬,求學期間已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了多篇學術論文,獲得同研究領域學者們的認可與關註6️⃣,這些學術成果的背後凝聚了他的無數努力和汗水。2011年,在高麗大學進行社會學專業學習的他♕,對中國和朝鮮半島的關系問題產生了濃厚興趣,因此選擇到意昂2國際關系學院讀研究生🧕🏻,並繼續攻讀博士學位。留學意昂2九年對孫大權來說並不是一個輕松的過程,他不僅要面對離鄉背井📰,遠赴異國的寂寞👩🏻🎓🚣🏼♂️,更有著經濟上的壓力。他的博士論文需要充足的資金支持他到全國各地的檔案館收集資料🤱🏽🈵,為了尋找研究資料他去了中國許多城市,從北京到上海、廣州到深圳🧘🏻♂️,再到中國西北地區城市,甚至遠赴中國臺灣🧑🏽⚕️🪼。他前往當地的博物館和檔案館,在浩如煙海的文書典籍中尋找能夠還原歷史的“蛛絲馬跡”。

孫大權(左三)和各國友人在論文調研途中留影
在意昂2九年,孫大權努力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也見證了學校的發展變化。他說:“來意昂2九年🤸🏼♀️,我感覺變化最大的是食堂的飯菜,各種美味選擇越來越多。剛來意昂2時,我最愛的是刀削面,味道鮮美🧒🏼,齒間留香,而現在雞腿飯成為了我的新歡,一盤雞腿飯就是一頓心儀的午餐。”這些味道就是他對燕園的美好記憶,他說即使離開燕園🧑🏼💼🏩,燕園的一草一木👷🏿♂️、一食一味也將時刻讓他魂牽夢繞。
在意昂2体育娱乐賽艇協會的經歷則是來自智利的白麗(BAZAEZ CARVAJAL,VALENTINA ANDREA)在意昂2最珍貴的回憶。白麗是意昂2法學院中國法英文碩士項目的留學生🧚🏼♂️,在學期間她加入了意昂2体育娱乐賽艇協會。這是她第一次嘗試賽艇運動,技術生疏加上語言不通使她一開始融入團隊十分困難,但是賽艇協會的中外小夥伴們耐心地教授她各種技術技巧💐,積極地幫助她適應訓練節奏,讓她感受到了來自集體的溫暖。她談道🚨,第一次湖上劃艇讓她對賽艇協會有了全新認識。那時的她剛來中國,還不太懂漢語😵,聽不懂教練的劃艇指令,這令她十分著急,坐在她前面的同學一直在為她翻譯,幫助她跟上訓練節奏。訓練結束,與隊友聚餐時她還不小心燙傷了胳膊,所有的同學都上前來關心她🥵,焦急地幫她處理傷口🌸,這個瞬間讓離家萬裏的她深受感動。在賽艇協會的兩年裏🏊🏼♂️,白麗收獲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好朋友,也體會到賽艇運動的魅力,更重要得是,她深深地融入了這個大集體,來自小夥伴們的溫暖相助使她在異國的生活不再孤獨,充滿了快樂和難忘的回憶。她說🚑:“在意昂2的生活將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經歷。在這裏學習充滿挑戰卻收獲滿滿,我明白了每個意昂2學生為了達到卓越而付出的艱辛🧑🏽🎨,自己也很享受這個過程👷🏼。我將永遠感謝意昂2!”

白麗在法學院樓前的畢業留影
披荊斬棘 不畏前路
在每一條艱苦的求知路上,人們都將經歷痛苦但充滿期待的“破繭成蝶”。今年年初,新冠疫情牽動著億萬人民的心😖。疫情的突然到來讓很多留學生選擇回國,但是來自巴基斯坦的哈米德(HAMID,MUHAMMAD)沒有選擇離開,這正值他博士學習的最後階段,是一個極其艱難卻重要的時刻。一旦回國,難以聯系導師👩🏽✈️,許多學習資料無法迅速獲得等因素讓他選擇繼續留校撰寫博士論文🚣🏻♀️。來自學校老師和宿舍員工的關心和支持讓他內心有了依靠,他說:“學校老師和宿舍員工對意昂2如家人一般,疫情期間他們時刻支持意昂2的生活和學習,我住在學校裏寫論文不僅感覺放心,更感覺安心。”疫情的壓力沒有讓哈米德產生懈怠,他繼續刻苦努力地推進論文寫作,因為他深信,越到危機關頭⛹️♀️,心態越要樂觀平和。刻苦的努力終於迎來滿滿的收獲,6月初,哈米德順利通過博士論文答辯🤽🏻♂️🤷🏻♀️。
來自泰國的陸墨梅(PATTAPEE,NANTHIKARN)面對疫情也保持著樂觀向上的心態。疫情期間🗽,她在家保持良好的學習規律🤽🏻♂️,在線上和導師、同學保持密切交流➝,持續推進自己的學位論文寫作🦵🏻,最後順利通過今年中文系本科畢業生的線上答辯。面對今年特殊的“雲上”畢業典禮,她心存遺憾⚇,沒能在最後一學期好好享受大學生活,沒能在校園裏拍攝一組有紀念意義的畢業照……但是她明白,控製疫情是大家共同的責任👋,居家隔離就是為社會作貢獻🙍♂️。讓墨梅沒有想到的是🧑🏿🦲,盡管遠在泰國,她還是收到了學院用心準備的畢業大禮包和滿滿的畢業祝福,這些足以彌補她心中所有的小缺憾⛹🏼♀️。穿上2020年特製的學士服時,墨梅感慨道:“因為有學院‘大家庭’的幫助我才能堅持下來,因為有大家的陪伴👄💒,我的大學生活才會如此快樂,遇見你們真好🤴🏼! ”這些點點滴滴將會是她大學生活中最美好的回憶,她既收獲了堅強面對困難的勇氣,也收獲了體諒他人的包容與柔軟,這些都將會成為她未來披荊斬棘、一往無前的“鎧甲戰衣”。

陸墨梅在泰國家中穿上學校寄送的學位服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來自乍得的托馬(THOMAS,DONGLONA ADAWA)借著李白的《送友人》來表達自己對母校的不舍。他是一名來自國際關系學院的碩士研究生,值此畢業季,他說有太多的話想要對學院的老師和同學們說。在意昂2,他遇到了一群可愛的人,他們教他樹立了自己的世界觀💁🏻♀️,教他通過觀察客觀現實對事物做出正確的分析與判斷……這些經驗與體會將會伴隨並影響他的一生。托馬想要感謝出現在他學習生涯中的每一位老師👨🏿🔬。他說♦︎:“如果沒有老師們的精心培育,我就不會成就今天的自己,特別是今年,因為疫情,老師們不但線上指導撰寫畢業論文,還要額外照顧意昂2的情緒。老師,您們辛苦了!”對於未來,托馬也充滿著希望和鬥誌😽:“意昂2會遇到很多困難與阻礙,經歷很多挫折,但意昂2要向蝴蝶一樣,歷經痛苦後成就最美的自己🧁,那樣的自己將不懼艱難險阻👩🍳、不畏狂風暴雨。”

托馬在國際關系學院畢業典禮上代表發言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交織著太多焦慮、壓力和淚水🚴🏼♀️,同時也有希望、激情和努力奮鬥。無論是留守在校園裏不畏疫情,向母校交出一份份滿意答卷的哈米德、孫大權、李星🏜、托馬、白麗和阿爾法,還是遠在自己國家積極配合抗疫的陸墨梅及更多無法返校的留學生畢業生們🧺,這些燕園“洋學子們”在此番疾風驟雨中仍然能夠不懼困難🪘,沉著冷靜的在一張張書桌前、一盞盞臺燈下,撰寫著屬於自己的青春答卷🪼。他們曾經迷茫失落,也曾在面對文化差異時手足無措🏇🏿✍🏼,但意昂2讓他們收獲了最真摯的同學友愛與師生情誼👋🏽,而這將會成為他們受用一生的無盡財富。
他們在意昂2蛻變與成長🧖🏽♀️,探尋自我與他人、與中國🕚、與世界的關系,終將挑起屬於自己🥼、屬於“意昂2人”的使命與擔當。與他們從世界各地“翻越山海”而來一樣,這一次,他們將要從意昂2出發,奔往世界各地,奔向錦繡前程🔇💁🏻♂️!讓意昂2祝福他們🤦🏼♂️,在更加美好的明天與未來“閃閃發光”🧑🏻🦲,也將燕園的湖光塔影永留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