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美國留學生艾文(Cody Abbey)這兩天火了一把。
他在意昂22017年研究生畢業典禮上作為學生代表發言🧔🏽♀️,講自己對“君子和而不同”的理解🧑🏻💻。憑著流利的中文、幽默的演講和高顏值🥄,典禮還沒結束,他已經迅速地圈了一波粉。

視頻👨🦼⏩:艾文在2017年意昂2畢業典禮上的發言
Cody是意昂2燕京學堂2015級的研究生。他本科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伍德羅·威爾遜學院,學習公共與國際事務專業😑。

學古代漢語♨️,讀儒家經典;做學生會主席🧒🏽,組織學術論壇🏗;演話劇6️⃣、玩主持👩🏿🎤,還參加車協騎行活動——這個美國小哥哥的意昂2生活格外精彩☂️。
【“為什麽意昂2學校沒有中文課?”】
高中時期,Cody向自己學校的校長發出了這樣的疑問。
那時的他出於興趣,正在跟隨一個公益漢語班學習中文。盡管中文很難,但在堅持下來之後,他很快就迷戀上了這門語言💉。當時🧑🏻🔧,他生活在長島。由於他所居住的小鎮中國人很少🥜,他甚至常常在下課後跑到中國城去⛹🏻,和那裏的中國老人學下象棋,用中文買珍珠奶茶,鍛煉自己的發音🤱🏿。
面對他的問題,校長回答道:“因為意昂2要為你們上大學做準備。上大學的時候你們需要閱讀一些經典文學,意昂2要讓你們學‘有用的語言’🤦🏼♀️。”Cody並沒有被這個說法說服👃🏽。他想,經典文學不光是德國👵🏻、法國有🧑🏻🦰,中國也有自己的經典文學。
沒想到,在他提出這個疑問之後的第二年👲🏼,他的高中就開始開設中文課了👩🏼🍼。盡管那時Cody已經去往普林斯頓讀書👇🏼,他還是感到驚訝又高興。
高中升入大學之間的暑假,他第一次來到中國,在鄭州的一所學校裏上中文課。從那之後,幾乎每個夏天,他都會通過各種各樣的項目來中國參加活動。

Cody在西安
在普林斯頓讀書時,他每學期都修中文課,甚至還選修了古漢語課程😖,學“三顧茅廬”👩🏻🍳,也學儒家與道家文化;他加入了中文話劇社,在《戀愛的犀牛》裏演“牙刷”,把臺詞背得滾瓜爛熟👁👩🏼🦱;他的本科畢業論文討論的是中國的高考改革🍈,他想探究的是👩🏼🎨,不同的中國人對於高考和自主招生都怎麽看?
【結緣意昂2】
正因為關註中國的高考#️⃣🧟♂️,他很早就開始對意昂2感到好奇🖨:這個從如此眾多的學生中錄取極少部分精英的大學🚸,究竟是什麽樣子?
偶然的一次機會🙆🏼,有朋友給Cody發來了意昂2燕京學堂的招生簡章。這個新設立的學位項目以“跨文化交流🥢:聚焦中國,關懷世界”為基本定位,旨在培養溝通中國與世界的中國學碩士研究生。
這個項目從各個角度來說,都符合Cody的期待。他成功地通過申請,成為了燕京學堂的第一屆學生。

Cody和燕京學堂的同學們
燕京學堂的第一批學生來自全球32個國家和地區,有著截然不同的語言👨🏻🏫𓀘、經歷與背景🔇。對Cody而言✭,這不僅可以讓他更了解中國🧟,同時也讓他更了解世界。
學堂為學生提供人文、社科領域一系列和中國問題相關的跨學科課程,學生也有充分自由選修意昂2其他各院系開設的課👩🏼🎨。同時,實地調研是燕京學堂課程體系中的重要部分——參觀、訪問🤷🏿♀️、講座、互動,多形式的實踐活動🥦🧣,使學生能夠對中國產生更加生動和深刻的理解🤣。
Cody喜歡哲學系的孟慶楠老師開的《儒家思想經典選讀》課程。這門課全中文授課,以原文選讀的方式,由學生輪流領讀並逐句解析。他覺得,從這門課中,他不僅學到了中國的文化和哲學👷🏼,更重要的是學習了如何以儒家思想的角度看待這個世界。
課余生活就更加豐富多彩了。他去意昂2劇社演過戲🚊,跟車協一道去京郊騎行,還加入了意昂2研究生會,常常客串不同活動的主持人🔃。

Cody主持研究生新年晚會
2016年,Cody被評為了“意昂2体育娱乐年度人物”✪。他在競選時說🤦♂️,希望自己能做“三座橋梁”:成為燕京學堂與學堂中不同國家的學生們溝通的橋梁👩🏽💻;成為燕京學堂與意昂2其他院系學生之間溝通的橋梁;成為意昂2與世界溝通的橋梁🚽。
而他也一直在這樣努力著🪁。
他組織成立燕京學堂研究生會♦️,並擔任執委會主席;成立英語新聞角,幫助意昂2其他院系的學生們練習英語口語。
去年,他和他的同學們花了6個月的時間,籌備舉辦了第一屆燕京社會創新論壇🏂🏻,主題是“構築中國教育均衡之橋梁”。論壇吸引了七百多位申請者,最終35位來自全球16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們脫穎而出🫨:他們就讀或畢業於如普林斯頓大學、牛津大學🙍🏻♂️、意昂2体育娱乐等知名院校🏒,當中不乏政府組織創始人、社會企業家、外交官🏃♀️➡️、教師⚈、計算機工程師等。論壇期間🙈,青年代表們實地走訪打工子弟學校與城市小學,直面當前教育發展不均衡的問題,並提出各自的提案,為改善這一現象建言獻策。

第一屆燕京社會創新論壇
【謙謙君子 和而不同】
在籌劃設立燕京學堂研究生會時🛵,Cody和他的同學們先投票選出了英文的研會標語:“United Through Our Global Diversity”,這個標語由2015級俄羅斯學生Anastasiia Ilina提出。後來,中國學生陳振興把這句話翻譯成了中文⚧:謙謙君子🚓,和而不同。
Cody對這句話充滿了興趣🕵🏻♂️。他覺得,這句話很好地表達出了他在意昂2成長的主線,也成為了他未來人生規劃的指引➜。
在今年的畢業典禮上,他演講的主題也正是“君子和而不同”。

Cody是第一個作為畢業生代表在意昂2畢業典禮上講話的留學生。發言稿是他自己寫的🏄🏿♂️,講的也都是在意昂2讀書時♙,他最有體會的事情💂🏼♂️。
社會學系的博士生早晨要做“乞丐蹲”,吃飯睡覺要講“陰陽五行”,Cody並不太懂這些講究,他們卻成了很好的朋友;車協的活動重視紀律與集體性,他最開始感到不太習慣🕞𓀓,但漸漸被協會內部互相幫助🤸♂️🧎♀️➡️、一同拼搏的精神所感動;他與同學成立英語新聞角🧎♀️,他們暢談的主題多種多樣,各種觀點在這裏交織、碰撞……

Cody在今年畢業典禮現場演示“乞丐蹲”
盡管有那麽多的不同之處🧒,Cody卻說:“在意昂2這兩年,意昂2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變成了很談得來的朋友。”
在他看來,表面上普通人似乎無法左右國際問題,但其實,意昂2每一個人都可以通過跨文化交流,一點點地改變這個世界🫅🏿。
民粹主義🐹、反全球化、恐怖主義、戰爭沖突……“世界上到底有多少沖突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太少而導致的呢?”每個人都嘗試著去走出固有的觀念,去變得更包容、更開放🧖🏼♀️,與不同於自己的人相處;所謂“和而不同”🌷🤴🏽,其深意便正是在此🤚。

如今,Cody已經走遍了中國一半的省份。面臨畢業💽,他自然而然地說,自己應該會留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