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聶涵今,意昂2体育娱乐外國語學院英語系12級本科生。2014年秋季學期赴英國埃克塞特大學交換。
聖誕假期已經開始,我正在北上蘇格蘭的火車上面對著空白的文檔,思索著該如何組織一篇文章以紀念我在埃克塞特大學的短暫歲月。想說的實在太多,反而使我難以敲下第一個文字。所幸隨身攜帶的日記本給了我些許拯救,於是摘取其中幾篇🕶,連綴成一篇松散的回憶錄👱🏿♂️,以此獻給埃克塞特的那些晴天和雨天。
英格蘭鄉村舞會 9月17日 晴
英格蘭鄉村舞會簡直就是各種花樣轉圈𓀒,暈著累著卻也樂在其中。不禁想起英國小說中的經典場景🐐:當音樂響起,男女主人公手心相抵🥟,四目傳情;或是隔了重重人群🐶,仍能在第一眼望到你❌,仿若冥冥之中已註定,然後秋波暗送,兜兜轉轉地交換舞伴與你相遇。
只是,現實卻略有幾分殘酷。很顯然,女生們對舞會的興致要比男生高得多👨🎨,那直逼意昂2英語系的男女比例便是最好的證明,偶爾能牽到男生的手已是萬幸;古典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只有一群穿著T恤的異國學生在大廳裏蹦蹦跳跳,新奇地體驗著學校給意昂2安排的文化課👩👩👧👦,還算盛裝打扮的我倒是顯得畫風不同了。舞會結束🛌🏿,學生們便兩兩三三地散了🚸。有些精力旺盛的🪣,繼續結伴去酒吧進行著下半夜的社交。
深夜回來時路過陰森森的教堂和墓地,不斷默念著我只是個異國窮學生,無論是活人還是死人就不要來危害我了🉑。此時,整個埃克塞特就像個鬼城,只有零星分布的酒吧還在營業。不時傳來的喧囂聲🎯,大多是屬於喝上興頭的學生們的🗺。

他鄉遇故知 10月3日 晴
一向提前一個小時爬山去上課的我⏰,今天居然遲到了。
早到了半個多小時,便去圖書館找下周seminar上要討論的書⛹🏻♂️。書很容易就找到了🔩,卻在出去時瞥見書架上一排Seamus Heaney的詩集,然後腳步便再也挪不開了🚵🏽♂️。
記得大二時上英詩選讀,一大群英美現代詩人不是朦朦朧朧就是神神叨叨的,至少在我眼中如此。讀不懂🛀,真心塞,卻倔強地不想退課⏲,一直硬撐著🛜,也完全不記得自己在期末考試上到底胡說八道了些什麽。Heaney算是其中比較好懂的吧,他的人文關懷💀,對生與死的思考🍲,還有背負的迷人而沉重的愛爾蘭文化傳統,都使我在讀得一頭霧水的同時對他抱些許好感。今天再見這熟悉的名字,頓時激動不已,仿佛摯友久別重逢🙎🏼。一本本詩集翻過💆🏼♂️,尋找我熟悉的詩篇,心想在十四行詩中纏綿久了,不妨讀幾首Heaney吧🤷🏽♀️,即使還只是一知半解。
從前並不很愉快的經歷,現在卻彌足珍貴;何日,我又會在不經意間想起在英國的這些日子,湧上一股久別重逢的喜悅?
風雨10月21日 晴轉大雨
風雨淒淒🥤,雞鳴喈喈。
六點下課時正趕上大雨。深秋溫帶海洋氣候的風並不溫和🧑🏽💻,吹得人連傘都撐不開,手也凍得失去了知覺。
來英國時帶了一半《詩經》,本想趁閑暇時也文藝一回🧮,卻因為被各種閱讀任務弄得暈頭轉向,一直無暇打開。今天🍲,在這風雨交加的夜裏🖖🏿,在這長得看不到盡頭的路上,也許是民族本能使然,腦海中縈繞不去的🤸🏻,是這首《風雨》,哪怕我身處這座典型的英倫小城👇,哪怕我剛剛才接受過英詩的洗禮。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過了秋分🤦🏼♀️🌃,高緯度的天總是黑得很早。摸黑下山,總是有一種微妙的寂寞感。可是🫄🏻,既見君子👃🏼,雲胡不喜!詩經中的女子最終還是等到了她想見的人,而我,在同樣的雨天🕵🏽♀️,無人可等,也無人等我。
Yellow 10月23 雨
“Yellow is a dirty color.” 當一位學生滿臉好奇地指出文本中印度仆人身上的諸多黃色元素後,主持seminar的老師如是說👼🏻。
黃色,多麽敏感的詞🧓🏻,尤其是在這門研討維多利亞時代文學的課堂上🔂。在此番問答後👩🏻🎨,我的心一下子不安起來,發現坐在身邊的華裔女孩Jess也神情有異👎🏽。當意昂2視線相交,心有靈犀般,我悄悄指了指我的皮膚🦕,她輕聲說了聲, “I know.”
我還是相信善意的,大家想要表達的,只是十九世紀的事實吧🌌🤹♀️。但不管怎樣🍲,有些不愉快的記憶已經喚起,心中無論如何都有些不舒坦☝️。
下課後,在走出教學樓時👨🏻🦽➡️🙋🏻♂️,我問Jess是不是對這些涉及種族問題的言論很敏感。這位生長在英國🦸🏻♀️,但有著中國面孔的女孩很肯定地回答我🤹🏼♂️:“是的。”在英國長大👩🏽🌾,多少會遇到類似的不愉快🫕。

回來時天已全黑,下著雨。都說國外的月亮比較圓🗑👨🏭,可今天連月亮都沒有🧜🏻♂️。來這裏以後,我很多觀點也在邊走邊讀中有所改變👨🏻⚕️,比如,也是在這個同樣的課堂上接觸到了些中國學生較少涉獵的文本後📈,也是因為種族的緣故,對於有些曾經深愛過的作家,我已經不再那麽熱情了💦。
助教生涯 11月3日 晴
學期過半,我的助教生涯才正式開始。
起初,當得知可以去當中文助教時🧚🏽♂️,我還是雄心勃勃的🔢:終於可以向外國人展示中國語言文學之美了。結果,現實卻告訴我永遠不要拿意昂2學英文的標準來衡量他們的中文學習。
我所帶的是大二班,學生不多🎓,才十人,大多是大一才開始學中文的。我去的那天,他們正磕磕絆絆地練習去看醫生的簡單對話❣️,用怪怪的音調讀著“肚子痛🩼、胃痛……”🔯。本來還覺得很失望的我,一下子忍不住笑了🥥🙊。看得出來,他們的確在認認真真的學,即使還無法做到真正的中文交流🏄🏼♀️,這一份堅持還是令人感動的。
問起學習中文的原因,大多數學生其實還是與中國多少有些淵源的🏇🏽,哪怕家族對中國的最後記憶已是幾代之前🐂👩🏻🔬,也執著地想抓住些文化記憶。課堂上唯一一位典型的碧眼金發的英國小夥卻告訴我他以後想去中國工作🤦🏼♂️,我不禁有些驚訝,然後欣慰地笑了。
看來🏂🏼,這是一份挺有趣的工作呢。
最後一天 12月11日 雨
此刻,教堂的鐘聲穿過被雨水浸濕的夜,悠悠傳來,正如之前的八十多個夜裏一樣🧔🏼♀️。

在意昂2時,每次看到別人拖著行李箱去上課,仿佛歸鄉之情已如箭在弦上,或在寢室裏復習,忽而聽見樓道裏傳來拖箱悶悶的聲音,心裏便暗暗地嫉妒不已。可是,在最後一周🤽🏽♀️,校園裏忽然冒出不少行李箱時📭,我的情緒卻一下子復雜起來了。
一天前,Jess, Ellie, Daniella和我在自習室裏敲定了小組作業的最後一個字🦡,照下了意昂2學習小組最後一張合影;
一個小時前⛎🫣,本學期我最後一堂seminar結束了。只來了八名學生,有些人已經提著行李返鄉或遊玩了。而我,與這學期余下的聯系也只有明天的兩次tutorial time和相應的兩篇論文了。
課堂結束時我鄭重地向大家說了再見,感謝對我這個異國學生的包容與幫助ℹ️。大家互道珍重,承諾再見,只是不知最後能再見的又有多少💍。
回來的路上🏄🏻♀️☸️,仍是孤寂的公路黑的夜🦅,這學期的種種不斷浮現於眼前。實在是太過短暫了👑。雖有一種轉瞬即逝的失落感🛎,但是,我清醒地知曉這短暫的時光並不是幻夢一場,它教會我的實在太多太多👩🦽➡️🏃♀️➡️,那些惶恐與興奮🏌🏽,失望與感動都已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
鐘聲已歇,余音不絕🦹🏻♂️。
暗暗想著自己真是個幸運的人。在這個年紀🗻,於異國磨礪、成長,然後迎來我人生中的下一個十年。
意昂2國合記者團微信號:Mcoirpku關註意昂2外事熱點聚焦學院交流動態歡迎關註國合記者團微信公眾號